![]() □阎泽川 汤斌(1627年—1687年),睢县人,曾任陕西潼关道、江西岭北道、江苏巡抚、礼部尚书、工部尚书等职。他一生除著书立说弘扬理学之外,几乎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河务和漕运治理上,减轻百姓负担、赈灾救施、兴利除害,躬身实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他为官清廉,政绩斐然。至死仅遗俸银八两,连买棺材的钱都不够,可谓一代清官。 顺治十二年(1655年)汤斌出任陕西潼关道。为不扰地方百姓,他用官俸买了三头骡子,一头驮着两副破旧被褥,一个竹书箱;主仆二人各骑一头,就像一个赶考的穷书生。到了潼关,汤斌向守关的把总说明身份后,把总见他一主一仆,人畜俱瘦,行李又少,便使劲儿地摇头道:“把你放到锅里煮也煮不出个官味儿来。”可是,就是这个“煮不出官味儿来”的四品道员,上任不到三个月,潼关各州各县的土豪劣绅就不敢再作恶,地痞流氓也纷纷收敛,百姓安居乐业,官府讼简刑轻。一时间,“汤青天”的美名家喻户晓。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皇帝钦点汤斌出任江苏巡抚。江苏乃丰腴之地,赋税也比其他地方高出许多,百姓很苦。尤其是在前任巡抚余国柱任职期间,余勾结大贪官明珠,搜刮民脂民膏,属下官员为保乌纱或少受皮肉之苦,也不得不常送红包贿赂余国柱。汤斌到任后,体察民情,立志刷新社会风气。他特地找来司道开诚布公地说:“我不要你们的钱,你们也不准要知府的钱,知府不准要州县的钱,州县不准要百姓的钱。我不容一粒耗子屎,坏了一锅粥!” 在任期间,汤斌每天吃的是青菜米饭,轻易不吃鱼肉,更谈不上山珍海味。有一天,他翻检家务收支账簿,突然看见账簿上写着某日买了一只鸡。他觉得诧异,忙询问家人,才知道是儿子所为,便把儿子叫到面前,训斥道:“你不好好读书,总想吃好穿好,别以为江苏的鸡价像河南老家那样便宜。读书人吃菜根仍能自强不息。” 有一年,汤斌在家里过生日时,一些得知消息的属吏登门送来贺礼,汤斌婉言谢绝了。有个士绅知道汤斌清廉如水,肯定不会接受别人的金银珠宝,便送来一个雕琢精细的屏风,不料,汤斌仍然拒收。士绅说:“大人是文雅之士,屏风上面刻有当朝名士汪琬诗文。”汤斌非常喜爱汪琬的诗文,便叫人将屏风上的诗文誊写下来,然后坚决叫士绅收回屏风。 汤斌不贪财纳礼,为官两袖清风,久而久之,在老百姓中便传扬着汤斌的“三汤”。“三汤”是老百姓对他的赞誉,指的是豆腐汤、黄连汤、人参汤,意谓豆腐汤清澈如水,黄连汤苦治疾病,人参汤补气提神。这是对汤斌生活清苦、为官清廉的高度概括。 在江苏,汤斌处处顾念百姓利益,破积习,减税赋,移风俗,济灾民,很快就赢得百姓的爱戴。两年之后,汤斌升任礼部尚书,离任之日,苏州百姓停市三日,塞道遮留。 |
- 上一篇:牛屋的味道
- 下一篇:难忘的亲情回忆 □张劭辉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