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赵堤,每次到赵堤,都能感受到赵堤人的热情淳朴。提起赵堤人,我脑子里总会浮现出好汉。 在赵堤,我曾对他们说,我喜欢赵堤。我感受到这里民风的淳朴、群众的热情。这不是虚言,这是真的。 赵堤人带着一种天生的豪爽。这或许与地理环境有关吧。这里是鲁豫两省交界之地,又是三市之交。土地肥沃,波浪滔滔。自古就有习武传统。革命战争年代,这里的人就英勇不屈,他们组织大刀队、长枪队和敌人拼杀,因此,形成了刚硬的传统。你听他们说话,就带着一种硬气,一种粗豪。 赵堤人性子硬。去赵堤,我印象里最深的就是女人骑大摩托。当时,女人骑带挡的大摩托很多。远远地,我见空旷的田地里,一个女人骑着红色的大摩托,一阵风冲过去了,车后扬起一团团黄尘,像奔走的红色火焰。 跟赵堤人在一起,你千万不要拘谨。他们有什么就是什么,他们是掏出心窝对人的。他们不会拐弯抹角,说出的话,句句砸石头一样实在。 赵堤人干什么都有一股拼劲闯劲。认准的事情就努力去干,不干出一番名堂决不低头;再苦再难的生活他们也要坚持,决不向苦难的生活低头。 我认识很多赵堤人,也去过赵堤很多地方。我在大浪口徜徉,感受着青砖蓝瓦房的朴实与滋味,漫步在碎石小径上,看着那些磨盘、水缸,还有砖瓦的墙窗。我似乎听到了久远的涛声,又回到了以往童年记忆。村史室,忆旧室。这里原是一片废弃的坑塘,是大浪口人坚持不懈,将它打造成了一个古色古香的休闲度假区。 我在大寨沉醉在革命历史的回味之中。那神奇的革命战士李文隆夫妻,一把神枪让鬼子胆寒。这里曾是滨河县抗日政府驻地,当年,村寨外那厚厚的黄土墙,那密密的芦苇荡,曾经有多少革命的故事。 我在小渠纪念广场漫步,苇草萋萋之中,缅怀那曾经牺牲的民众…… 我曾在晚秋的风中走过最美乡间公路,格桑花开,姹紫嫣红。我曾在清凉的秋风中走过稻田。绿绿黄黄的稻田,绒绒的,就像一幅美丽的田园画。田园牧歌,这四个字,立刻就跳入我的脑海。看着稻田中,白色的小村,还有那翩翩舞动的白鹭,像可爱的精灵。村落隐隐,稻花飘香。这样的小村,怎不让人留恋呢。那一瞬间,真是美不胜收,一片风华无限。 而如今的小渠,依托这些历史,建设小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历史不能被忘记。小渠村,将展现出新的夺目风华。 政通人和,百业兴。赵堤镇现在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打造水墨小镇,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特色农业。稻香弥漫,歌声飞扬。 好山好水孕好人,喜欢长垣赵堤,喜欢朴实热情又刚毅果敢的赵堤人! |
- 上一篇:打扬尘 □母宗美
- 下一篇:记忆中的年味儿 ♣ 侯发山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