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孩子,成绩佼佼,尊敬师长,心细如发。怀孕的数学老师上完课,推开教室的门,外面雨声哗哗,他是唯一一个主动打伞送老师的学生。 这名一度只争朝夕的学生,突然间看破红尘,决意隐遁尘世。 含辛茹苦的母亲眼泪汪汪,哭诉着关于他的种种,任凭亲戚朋友前往劝慰,一律不见,锁了门关了心,从此后执意寻找方外之地。 翻看他的日记,全是关于他人的是与非,连老师有时候不经意间的一句唏嘘,他都会耿耿于怀,一次考试不好,他便顿足捶胸。 他的父亲是一个喜欢安静的老师,看到大家泪眼蒙眬,不知所以然,顿了半晌,破门而入,直截了当地问他:“你想去哪儿?寺院还是庵观?我陪你去。” 不是破罐破摔,孩子的心已经死了,不想学了,他想寻找一方净土,从此后安度残年,与世隔绝。 谁也没有想到,他的父亲收拾了行李,带着他去了安徽某座山某座庙,人家当然不收,没有办法,在山林深处搭一窝棚,父亲每天外出打柴,孩子每天看书消闲。 本以为天下太平,毕竟是无所事事的生活,每天山花烂漫、鸟语花香,孩子不该烦恼了,可是,孩子依然烦,看不进书,讨厌鸟儿的一嗔一笑。 父亲又是直截了当地问:“还想去哪儿?难不成去一趟少林寺?” 收拾行装,直奔嵩山,住在山深处的一户人家。这次父亲直接回了老家,只留下孩子一人。 半个月后,孩子打来电话:“爸,我想上学。” 所有人不明就里,辍学三月后,孩子重新回到课堂,老师问他,他推了推眼镜回答:“世上并没有绝对的安然。” 什么原因让孩子重新回到现实中?无他,只是让他满足了自己一桩小小的心愿罢了,他想安然,可是,坐在深山里,他的心依然沸腾如海,所以,这世上并没有绝对的世外桃源。 没有人不渴望淡雅,所有人都想沏一杯茶,晒一下阳光。生命总要赐予你事情去做,你真想闲,闲下来后,你却开始向往忙。 身处繁华,抑或生在穷厄,都是人生的某种零乱,日子切成片段后,每段都是清香,都是幽静。 人生无处不清修,躲在禅林深处的人,并非全部都是大智大贤,而身处闹市的人,照样可以修出一颗无坚不摧的心灵。 心乱了,世界便一团糟。 心静了,人生才会无恙安然。 |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