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古村落 □赵克红
时间:2020-11-18 13:49:56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

  秋阳中,我们去上梭罗沟村。途经黄鹿山生态园。同行的朋友是个孟津通,他告诉我,黄鹿山东依小浪底大坝,西扼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峡谷,南接小浪底专线直通洛阳空港,北临千顷黄河水面而望王屋和太行。这时,忽见路旁有一“观河”字样的石碑,不用多想,这一定是观看黄河景致的绝佳之地。登高远望,但见神龟探海、千岛叠翠、平湖落日、长桥卧波,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北方千岛湖”。

  看着浩淼辽阔、与天相连的黄河,我思绪翻滚如波涛。秀丽的湖光山色,波光粼粼的水面,呈现出水天一色的胜景,让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我仿佛看到黄河正卷着浪花,不停地翻腾跳跃,奔流到海不复回。如今,随着小浪底大坝的调控,万里黄河孟津蓝,已成为一句响亮而自豪的壮语。历经沧桑的母亲河,从此波澜不惊地从邙山北麓的孟津河谷温柔地流过,守护着我们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不远处,树木掩映下,一间间朴素的房屋隐约可见,这就是上梭罗沟村了。据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亲率马步军三十万,就是循梭罗沟翻越了邙山,梭罗沟中的摩崖石刻、谢庄石窟就是北魏孝文帝迁都途中的遗迹,谢庄石窟比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造像还要早数十年。梭罗沟的地质年代与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同时形成,沟两侧坡地土质岩石有赤橙黄绿青紫等,诸色纷呈,具有典型的丹霞地貌。

  在朋友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一户农家,屋里古旧的八仙桌,似曾相识的太师椅,院中的石磨盘,让我恍若回到了从前。当我抬脚迈出门槛,门槛两边是被岁月磨去了棱角的青石门墩。大门口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秋阳下一边闲聊,一边用略带好奇的眼睛看着我们,脸上带着和蔼的微笑。

  闲适、散淡而宁静,置身于此,一种幸福萦绕心间。

  在一棵巨伞般的大树下,一群美术专业的学生对着古朴的建筑在写生。他们有的坐在折叠的小凳上,有的坐到青石上,还有的靠着大树,很专注地在画着。而那一间间的房屋,在向他们述说着一个个远去的故事。

  耳边传来一阵阵悦耳的鸽哨声,一群白得耀眼的鸽子扇动着翅膀在空中飞翔。我抬头仰望,比鸽子更加洁白的,是湛蓝的天空上几朵不同形状的云。我猜测,这白云,一定因迷恋这里的风景,才停下了脚步。

  在党的富民政策引领下,这里的百姓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过去这里只有一条狭窄的土路通向外面的世界,年轻人从这里外出打工,有的在城里安了家,村里只余下老年人留守。如今,一条5公里长的水泥路,将上梭罗沟村与外面的世界连接了起来。

  这里,成了留住乡愁的地方,成了当地群众增收的“聚宝盆”,成了城里人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