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扬的夯歌
时间:2020-11-06 08:12:20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

  □王新立

  在中原农村,盖房是每家每户的头等大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让新房根基扎实,生产队长总会喊上一帮青年小伙儿,义务帮助农户完成盖房必不可少的工序:打夯。

  夯,其实是一个立着的青石圆柱,高近一米,一抱多粗,周边用四根手腕粗细、两米左右的木棍呈“井”字形捆绑在石磙上部。然后,由八个人围在一起用力抬起来,再同时松手,让石夯重重地落在地面上。夯过的地面,根脚扎实,在上面建新房,基础稳固,经年不毁。

  打夯的时间大多选择在晚霞似火的傍晚或月白风清的晚上。因为白天全村人都要参加集体劳动。临到集体收工时,随着生产队长一声吆喝,一二十名青壮劳力,不顾一天的劳累,会齐刷刷地聚到准备盖新房的农户家中。这时,房主人已在院子里摆上一溜小桌,上面摆放着烟、糖、瓜子。大家有的抽烟,有的嗑着瓜子,有的喝着主人提前备好的红糖水,一边悠闲地等着喊夯人的到来。

  不要小瞧喊夯人,他可是有着丰富艺术细胞,脑子灵、嘴皮快的人,也是这次义务劳动的总指挥。大家夯抬得高低,力气能否使匀,进退能否一致,全靠他指挥。他能让打夯这种繁重、乏味的劳动,变成“歌之舞之”的有趣活动。喊夯人会应景生情,信口编排出一串串动听的夯歌来,而这一首首夯歌都是有套路的。高起调:“哎——咱们抬起来呀!”这时,抬石夯的八个小伙子会一起用劲,双手把石夯托在胸前,口中齐呼“嗨哟!”然后举过头顶,随着喊声,石夯按节奏落地。喊夯的人会接着喊:“咱就往前走啊,单打这个包啊;大家劲使匀啊,用力不要猛啊;抬要高抬起呀,落要松松落啊。”“一夯挨一夯吆,夯夯紧跟着;夯夯往前挪,夯夯砸实落吆。”

  等抬夯的人心齐了,劲拧在一起了,喊夯人会在夯歌中加上一些近似调侃的内容:“打夯要小心哟,小心砸着脚哟。伤着不得了哟,老婆不愿过哟。受疼又花钱哟,可是不划算哟。”

  碰上一些肚里有墨水、年岁大的喊夯人,他们会把一些历史故事编进夯歌中,再经他们的口喊出来,特别有意义。其中,有这样一首夯歌,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中:“大家来打夯哟/嗨哟,刘备过长江哟/嗨哟,赵云来保驾哟/嗨哟,忙坏小周郎哟/嗨哟,兵困黄鹤楼哟/嗨哟,君臣发了愁哟/嗨哟,军师诸葛亮哟/嗨哟,巧计安排就哟/嗨哟,竹节藏令箭哟/嗨哟,君臣喜心头哟/嗨哟,下了黄鹤楼哟/嗨哟,急忙去荆州哟/嗨哟,周瑜得了信哟/嗨哟,带兵追得急哟/嗨哟,来到芦花荡哟/嗨哟,张飞把路挡哟/嗨哟,周瑜中了计哟/嗨哟,气得把命丧哟/嗨哟。这是一古本哟/嗨哟,咱是来打夯啊/嗨哟……”

  也正是这些喊夯人,通过自己的智慧,把天上的、地下的、远的、近的、传说的、现实的东西有机地串联在一起,让抬夯的人在齐声呼喊中,忘记了劳累,增添了精神。

  悠扬的夯歌声粗犷火辣,韵味十足,再加上抬夯人的齐声应和,声音可以传得很远,自然也吸引不少乡亲来看。看着观众越来越多,喊夯的人更来劲,抬夯的青壮劳力也会更卖劲。特别是那些蛮力用不完的愣头小伙,到了最后,干脆光着膀子,赤裸上身,让汗水顺着雄健的肌肉缓缓滚落下来。即使这样,在抬夯的时候,他们还不忘把目光投向围观的人群,悄悄搜寻自己心仪的姑娘,想着她们是否能看见自己剽悍英武的形象。还有那些围观的孩子,一边听着夯歌,一边在新地基周围打打闹闹。除了能像平时一样撒着欢儿玩耍之外,他们还会趁机抓一把瓜子,甚至会磨蹭着打夯的父亲到房主人家中,美美地吃上两张白面拌葱花烙成的小油馍。

  如今,农村盖屋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复杂了。谁家要盖新房,会有专业建筑队找上门来。人工夯改成了电夯,一个人牵着一台机器,在“扑哧扑哧”的单调声响中,一天便可以搞定一座新房的地基,而传统的夯歌却成了一代人心中的绝响。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