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喜获丰收,家里的三个米缸都满满的。 林奶奶把米看得比金子还贵重。吃饭时看见小孙子掉下一粒米,厉声说:“捡起来!”无论是掉在了桌子上,还是地上,小孙子都会乖乖地把米捡起来,放入嘴里。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孙子对奶奶的话越来越不当回事了。不用说掉下一粒米,就是掉下一团米,他也不会去捡。林奶奶一次次骂他,打他,可他就是不改。 孙子八岁了,该上学了。可林奶奶没钱供他,就变卖了祖传的金手镯。林奶奶自幼烧得一手好菜,十里八乡无人不知。林奶奶眼看着一堆白花花的银子化为门前的小饭馆。 小饭馆生意兴隆。品佳肴,饮美酒,欢声笑语,客人最后都会来一碗洁白松软的白米饭。林奶奶看着高兴。 有钱赚多好啊!可林奶奶心里不好受。林奶奶见不得客人抛撒粮食,看见谁掉下了一粒米,真想说:“捡起来!”可客人是出了钱的,哪会听你的训斥? 林奶奶气不顺,真想关门停业。可转念一想,还要供孙子读书呢,当个掌柜的赚钱哪有不受委屈的?林奶奶想开了,常对客人赔着笑脸。不过,林奶奶看见饭桌上、地上有客人掉下的米粒,总是小心翼翼地捡起来,放在一个干干净净的盘子里。也有读书人看见了随口吟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总会有客人吃饭就像吃圣餐一样恭敬,生怕掉下一粒米,吃完了碗底干干净净。 已经在学堂读书的孙子吃饭时依然狼吞虎咽,吃完了,桌子上总是散落着一粒粒米,甚至一团团米。林奶奶望着孙子叹气。 林奶奶叹完气,身体便燥热起来。日头很毒,几个月过去,没下一滴雨,几十年不遇的旱灾说来就来了。林奶奶的小饭馆关门了,家里的米也越来越少了。左邻右舍都已断炊。林奶奶看见有人扒树皮吃。 林奶奶和她的孙子也在死亡线上挣扎着。 一天深夜,林奶奶把孙子叫到床前说:“孩子,把床下的米缸拉出来。”孙子很听话,费了好大劲才把米缸挪出来,一看,是个小酒坛。 林奶奶说:“把米倒出来。”孙子很听话,把坛中的米倒在一块蓝粗布上。 孙子发现,倒出来的米都是熟的。风干之后的米硬硬的,仿佛透着亮光。孙子两眼也透着亮光,像发现了金子。孙子已经两天没吃一粒米了,真想把眼前的米全部吞进肚里。 林奶奶用最后一口气说:“这都是你和客人以前……吃饭……掉……掉下来的……米。” 林奶奶死了。孙子活了下来。 孙子安葬了奶奶。孙子放入棺材里一样陪葬品:一粒米。 几年后,年景好了,孙子成了小饭馆的掌柜,赚了不少钱。 孙子想起奶奶,眼泪就出来了。孙子在奶奶墓前立了一块汉白玉碑,其颜色如一粒米,其形状亦如一粒米。 |
- 上一篇:甜秫秸 □石广田
- 下一篇:读书家风润心田 ♣ 芷 兰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