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槌声声浣衣忙 □梁永刚
时间:2020-10-23 08:14:36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

  过去,城里人洗衣与乡下人洗衣不同,城里人多用搓衣板,靠揉搓去污,乡下人则喜欢用棒槌击打。当然,这与洗衣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在乡村,不少村庄都临河,即便不临河,也有井和坑塘,洗衣的场地宽敞,便于抡开胳膊。在我小时候,乡下人洗衣很简单,连洗衣粉也没有,都是用棒槌来捶打,故而一柄把儿细肚子大、瓷实光滑的棒槌是各家各户最常见的日用品。

  那时候,但凡是木匠都会做棒槌,一根上好的棒槌可以用上好多年,甚至代代传承,百年不衰。当然,对于不少庄户人家来说,棒槌无需花钱专门买现成的,多是“大改小,刚刚好”,用其他的木制物件改制而成,譬如,使坏的扁担中间截断,不用的门闩稍加修整。由于棒槌外形憨厚,中间无孔,直来直去不拐弯,常被乡人比作老实木讷或者不明事理之人。

  童年的记忆中,老家的村庄里有几个清澈见底的坑塘,每个水坑边上都有几块长条青石,一直延伸到水深处。每天早晨,天色微明,是村妇们扌汇着篮端着盆浣洗衣裳的时间,在“砰砰砰”的棒槌声中,村庄在沉沉的梦中睁开睡眼,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乡间奉行“男主外,女主内”,地里的庄稼活儿以大老爷们为主,洗衣做饭则是家庭主妇的分内事。通常情况下,母亲清早去坑边洗衣时,我多半都在被窝里,没有了睡意,却赖在床上不想起来。遇到农忙时节,下地回数多,衣裳脏得就快,母亲洗的衣物自然也就多,大清早忙着下地干活,母亲就趁着晚上加空洗衣裳。有时候衣物多,母亲一个人拿不过来,就喊上我一同抬着箩头去。乡间没有肥皂、洗衣粉之类的洗涤用品,洗衣都是就地取材,用皂角树上结的皂角。旧时庄稼人的衣裳,多是老粗布做的,虽说身上油气不大,但整天在庄稼稞里钻来拱去,时间一久难免污垢斑斑。浣洗衣物时,先把衣物在水中用力摆荡几下,拎出水面后,放在青石板上折叠整齐,将皂角砸开后放入水淋淋的衣物之中,右手扬起紧握的棒槌使劲捶打。等一面捶打好了,翻转过来接着捶打另一面,反复多次,直到把衣物捶洗干净,最后再将衣物放入水中摆荡几下,捞出抖净拧干。每每母亲忙不迭捶打着衣物,我则是一副悠闲模样,脱下鞋,把脚伸进水中,用手撩着水,看着游来游去的小鱼,排遣寂寥的时光。

  在昔日的乡间,除了捶洗一家老小的衣物外,棒槌还常用来捶打刚刚织成的老粗布。那时候,庄户人家制作衣帽鞋袜或者床上盖的被子、铺的褥子,用的布料清一色都是用棉线在老式织布机上制成的老粗布。

  民间的智慧是无穷尽的,为了让老祖布结实耐用,先人们发明了一种改良老粗布的浆洗技术,这是刚织成的老粗布或者用老粗布做成的衣物上身前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浆布的工艺并不复杂,几乎每个村妇都会。制作浆水的材料不一,庄户人家多用小米汤,也有家境殷实的,用的是粉芡,先将水烧热,加入小米后添火烧滚,待凉至半温,将老粗布或者刚做好的新衣裳放入稀米汤里浸湿后再捞出来,如此一来就上了浆。上浆后的衣物搭至绳上,晒到半干,折叠成长方形,然后放在一块光滑平坦的捶布石上,用棒槌反复捶打,俗称“捶布”。

  乡谚说:富人家的骡子马,穷人家的捶布石。在昔日庄户人家的院落里,或方或圆,或大或小的捶布石是家家户户必备之物,和木质的棒槌配合默契,珠联璧合。用棒槌捶布看起来简单,其实是个力气活和技术活,不但要有足够的手劲,而且也是有讲究的,衣物不能太薄或太厚,太薄了震手,还容易把布料打坏;太厚了敲打不匀,褶皱去不掉,也不柔软。棒槌捶过的老粗布,一改浆洗前的毛毛糙糙,不仅模样变得光滑平坦好看,就连脾性也温和了许多,不管将来做成衣裳还是被褥,和皮肤接触起来更加舒适,洗的时候容易掉灰,使用寿命也会大大增加。

  多年来,我对棒槌都是心怀感恩的。那时候,我们全家七口人,一家老小身上的穿戴,床上的铺盖,都是母亲的一双手,用棒槌一下下捶打出来的。母亲常说:穷家值万贯。老家堂屋西边木格窗下有一块捶布石,很敦实。在我的记忆中,它似乎没有挪过地方,常年都厮守在那里,陪伴了母亲大半辈子光阴。时隔三十多年,我对母亲当年浆布时的场景始终不忘,恍若昨天……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村人们用上了肥皂、洗衣粉等洗涤品,再也不用靠棒槌捶打给衣物去污了;再后来,老家通上了自来水,不少富裕起来的农家买了洗衣机,洗衣服不再是一件劳神费力的事情。多年以后,长大成人的我离开故乡在外工作,每当读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等诗句,我的耳畔仍会响起一声声“砰砰砰”柔韧悠长的棒槌声……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