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不是花 ♣ 董全云
时间:2020-10-18 13:36:39 | 来源:郑州日报 | 作者:

  母亲说, 棉花,是花,也不是花。因为它是开在农村田地里的花,不是城市公园里的花。

  棉花的花朵很大,也很好看,鹅黄、淡粉、艳红、浅白、烟紫,粉嫩嫩的摇曳在一片绿叶间,葱灵豆蔻的少女一般。

  母亲说,老家豫东,曾经种过大片大片的棉花。

  似乎在你选择它之后,从选种籽就开始忙碌的。浸泡,发芽,播种,剔苗,除草,打头掰杈,打药除虫,摘棉花,忙得不亦乐乎,身不由己。适当的水温,水量刚好漫过棉籽,等棉籽在里面舒服地睡一个觉,伸一个懒腰,拱出纤细柔嫩的小芽,就要赶紧播种进土里,芽坑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也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每个坑点三四个发芽的棉籽,再轻轻敷上土。等它们刚长成一拃高,又该剔苗了。在温暖的阳光滋润下,棉花苗生长很快,再继续长掰花杈掐花头了,此时可不敢耽误和懒惰,否则棉花棵能长成一棵树,远远看着绿油油,光长枝叶不结棉桃,诓人哩!只有打了杈掐了头的棉花才会乖乖地一门心思繁衍子孙,满棵的浅粉、鹅黄的美丽花朵和青色棉桃。

  青棉桃鲜嫩嫩水灵灵,那可是棉虫的最爱。从地头的机井里打出一桶桶的水,把农药按照比例兑调好了,几十斤的药壶背在背后,走不了多远细长的带子就勒得柔嫩的肩头火辣辣地疼。小品《红高粱模特队》里表演的打农药“一呲呲、二呲呲……”动作优美轻松,那都是蒙人的。盛夏时节,烈日当头,汗流浃背,扛着二三十斤一壶壶的药水在棉田里穿梭,那种滋味一辈子都会记得。

  终于,棉桃咧嘴笑了。毛茸茸的棉朵惬意散开舒展着,棉田里白花花的,到了收获采摘的季节。全家人都出动,每个人的腰里系条特制的床单,前面留个大口袋,一人把两垄,五指伸开,绵软温暖的棉花正好抓一大把,一把把雪白的毛茸茸的棉花被塞进口袋,不一会每个人都变成了笨拙的大袋鼠。前面是一片白花花,后面是新鲜的空桃壳,头上秋高云淡,时有南飞的雁阵排成人字翩翩经过,摘棉花的人徜徉在棉田里都想跳起来高歌。

  还没有两天,田里的棉桃又咧嘴了,又一茬棉花又开了。 摘棉花是女人的强项,男人就有点笨拙。眼见得家里晾晒好的棉花堆成了大垛。男人帮忙晒收,为了赶季节种麦子,还满身棉桃的棉花棵被平板车拉回了家,排着队站在向阳的场地晒暖。也有不讲究的把棉花棵歪歪扭扭堆躺在一起,棉花有些委屈地哭丧着脸,嘟着嘴。可是生活还是要继续,棉桃就像一个没心没肺的傻婆娘,被温暖的太阳温暖几天,一个个又裂开了嘴龇着白牙笑成了一朵朵花。

  棉桃离开了土地,依然喜滋滋地开着,也不知道它们在高兴什么。秋风渐渐凉了,女人们搬个小马扎坐在场地,边摘棉花,边嘻嘻哈哈地拉着家常,不一会,女人们叽叽呱呱也都笑成了花。

  堆成小山似的棉花车送到棉花站排队,棉花站的技术员眼睛就像X光,谁也别想在他们眼皮底下捣鬼。看似随机抓几把,他们认真审视着,定等级和价位。卖过棉花,丰满的卖棉车空了,包里装着一沓沓厚厚的钞票,大半年来的辛苦一扫而光,分外自豪。

  精明的女人早早挑选最好的几茬留够下籽做棉种,棉绒长有弹性,给家人做几床被芯,给孩子老人做几身棉衣;再留些纺花,经线在“哐哐”织布机上穿梭引线,织几丈老粗棉布。现在的城里人喜欢家里织的老粗布,做的床单被里紧挨着身子格外得瓷实温暖,如果做成单子被罩,好卖得很。

  凡是穿过粗布衣躺过粗布单子的游子,谁的梦里没有回闪过灯下母亲经线纺棉的身影和嗡嗡声,还有织布机的“哐哐”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棉花在人们的心里不再是一种植物,而成了一种乡愁,柔软、温暖……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