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乡村教师的爱心慈善 □本报记者刘向东本报通讯员许荣霈王晓磊
时间:2020-09-11 11:04:37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

  秋日阳光里,雄壮的国歌声中,五六十个稚嫩的孩子列队站在操场上,向冉冉升起的国旗行注目礼——舞钢市红山街道办王大苗村小学的开学典礼庄严肃穆。

  “新来报到十来个孩子,我是他们的班主任。”曾是全乡第一个晋升小学高级职称的谷国营说,好多年了,他一直教一年级。

  谷国营48岁,有近30年教龄。他曾被调到其他学校任教,但几年前,他又被王大苗村的村民“抢”了回来。

  村口,和村民聊起谷国营,一个村民说:“国营这人啊,教书育人,热心公益。”

  谷国营说,他师范毕业后回到山乡,就是想为乡亲们做点事儿。“山里的孩子需要教师……”

  关爱

  三伏天里,连上省电视台录节目都借别人衣服穿的谷国营终于“奢侈”了一回:买了辆小轿车。一连数日“练手”,他都是带着小礼物开车进山了解留守儿童的暑假情况。20年来,从自行车到摩托车,谷国营说,他假期和周末最喜欢干的事,就是进山看望留守儿童……

  “那个情景我真忘不掉,才七岁的孩子啊!”拍打着不久前才做过手术的颈椎,谷国营说,十多年前,他班上一个学生因母亲去世,父亲外出打工,无人照顾,每天总是啃着方便面充饥。冬日的一天,他看见这个孩子蹲在墙角,用红肿的双手拿着一块干馍啃,脚上是一双露着脚趾的破单鞋……

  谷国营心中隐隐作痛,从此他担当起了孩子父母的角色——饭,他和这个孩子一起吃;棉鞋,他给这个孩子买……“直到看着他和小伙伴开心地游戏时,我心情才好了。”

  善念如花,善行结果。如今这个已长大成人的孩子在外地打工,是谷国营手机微信公益慈善群里最活跃的一个。

  20年间,曾帮助过多少单亲孩子和留守学生,谷国营说不上来。“记这些干吗呢?可在公益慈善微信群里,我以前教过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救助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最初从事公益活动,谷国营基本是“秘密”进行的,“事儿不大,也没花多少钱,咋好意思说呢?最主要的,我真没想过张扬这事儿。”他说,每一次帮助他人,心中都会涌起幸福感。

  谷国营萌生了一个念头:每月从自己工资中至少拿出200元钱,设立一个“弱势群体救助基金”,专门帮助那些困境中的人。“十多年了,我坚持每月往账户里打钱。”

  10多年间,谷国营的“基金”,爱心遍及全国10多个省——这个基金,虽然已按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并获得了接受捐赠许可,但实际流水账目,几乎一直是谷国营自己的工资。“我在群里一提做公益活动捐款时,大家都很积极,但具体到这个基金,我从不向别人张口。今年上半年花费的近万元,都是我自己的工资收入。”

  提起这个“基金”,谷国营说,就是为了从事公益活动时能有一笔资金……

  早在2006年,附近村民李某身患绝症,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想为11岁的儿子找一个新家。得知这家人的遭遇,谷老师送去一笔“基金”,还做了这个孩子的“代理爸爸”……

  “爸爸就要有爸爸的样子。”谷国营还主动担起了照顾李某的重任:每天放学后就赶往医院,陪这个儿子照看病人;晚上就在医院备课、批改作业……李某弥留之际,拉着谷国营的手说:“儿子交给你我放心了。可我还放心不下两位老人,希望以后你能多看看我的父母……”

  许多年过去了,谷国营牵挂着这个“儿子”的生活,还会抽空到“父母”那里看望一番,甚至住些日子……

  谷国营这些年捐赠了多少钱?“我只记得最大一笔是五千元。”近20年来,谷国营从没有统计过自己捐助的款项。

  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谷国营一次性“认领”了1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孩子的“心愿”,花了1000多元为他们买来足球、篮球和台灯等,“孩子的愿望其实很容易满足,我真心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够加入”。

  幸福

  “农村孩子也是喜欢读书的。但由于条件限制,孩子们买书不是很现实,所以我就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给孩子们建个书屋。”2010年,在慈善活动中找到快乐的谷国营,萌生了办“流动书屋”的念头。

  这年秋天,谷国营先后购买了2000多本儿童读物,建成了“漂流书屋”——不仅本校的孩子可以借,其他农村小学的孩子也可以。“只要哪个学校打电话向我借,我都会把书给他们送过去。”

  如今,谷国营的“漂流书屋”已漂流在周边10多所乡村学校。乡村老师关爱荣说:“谷老师的做法,不仅缓解了农村学校图书少的窘境,也为偏远农村的孩子送去了知识和温暖!”

  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些年,谷国营先后加入了当地一些爱心团体,“图书募捐、敬老助残、社区服务、扶弱济贫……这些活儿我都干过。”

  在校园,谷国营还组织师生成立了“志愿者服务小组”,经常组织孩子们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他说,近30年的教学生涯里,他心底曾不止一次有过“进城教学”的念头。而让他打消念头的,是那些他曾教过的孩子,“一二十年过去,孩子们都还记得我,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站着是一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倒下了就是一支粉笔,粉身碎骨无怨无悔。”拍打着自己的颈椎,谷国营微笑着背诵一首诗,如同在课堂上为孩子们读着课文……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