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民俗丁李湾 □吴向东
时间:2020-09-04 06:34:21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

  一

  新县八里畈镇西北部有个古村落名叫丁李湾,村落东部临近泼陂河,北西南三个方向山丘围绕,村落四周形态呈莲台状,形成围合空间。村子位于丘陵缓坡南侧,背山面水,村居不仅采光效果好,还可避开冬季来自北方的寒风。

  丁李湾村始建于元末明初,以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最盛,当时全村有田地1万多担(一担相当于现在7亩),房屋600多间,人称“李氏庄园”。庄园四周寨墙环绕,并有东西南北四个寨门,内有800多人居住。古村落直至上世纪60年代依然保存完好。

  2012年,丁李湾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后又被授予“中国景观村落”称号。2019年,它又被列入“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现在的丁李湾村,主体建筑坐落于丘陵缓坡南侧,分布大致与等高线平行。村里建筑集聚,呈条带状展布,避风向阳且地势较高,减少了洪水威胁。村前三口水塘被老百姓称为望月塘,平时供村民生产生活之用,雨天时村里和附近山坡的水流汇集于此,可削弱洪水威胁,又能对村落起一定保护作用。

  丁李湾现存古建,呈现南北交融的文化色彩,从形制看接近徽派建筑,粉墙黛瓦,四周有回廊,大门两侧有耳房,大户人家有过道戏楼。挑高的门楼,比徽派民居马头墙多了粗犷豪迈,雀替上精美的砖雕,透出中原建筑的浪漫。月明之夜,古民居倒映在望月塘中,充满诗情画意。

  踏入老民居大门,天井格局,条石台阶,石墩基柱,清雅有韵,老民居内外遍布石雕砖雕,雕工精巧。老民居横梁上、门梁上或窗格上,遍布木雕图案,有人物,也有花鸟草虫,历经数百年,依然栩栩如生。

  老民居之间的弄道窄而曲折,路面由石块石板铺成,两边留出雨水槽、排水沟,功能齐全。

  丁李湾目前规模最大的老宅院名叫“知府宅院”,有四五进深,据村里人讲,这处老宅院最多曾有13进深,后来有部分建筑自然倒塌,也有些被人为破坏了。

  村前望月塘北侧,横向分布5座有数百年历史的围合天井宅院,方正平整但布局并不对称。其门楼宏伟气派,砖石雕刻图案精美,很有徽州古民居味道。居中的宅院最高大,大门上方彩绘八卦形门洞被称为“瞭望口”,方便防御观望和通风储物。大门门扇凹向墙体内侧,房檐突出可遮阳挡雨。大门两侧墙体内角并非直角,而是呈喇叭口状,当地人称为“八字墙”,在清代只有一定级别的官员才能使用。反映出该村早期官宦家族的兴盛历史。

  一个古村落,为何会有官宦家族呢?明朝建立后大兴屯田,迁江西湖北14万户进入人烟稀少的信阳一带,移民带来江南的文化习俗、建筑与耕作技术,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受江南传统观念影响,当地开始大力兴办义学、私塾、书院,教育取得长足进步。明清两代信阳州、光州(今潢川)两地产生进士共300余名,同期丁李湾村也出现知府、知县多人,当地官宦士绅家族兴起后购置田产、营建宅院,这是丁李湾在清代能大规模营建庄园寨墙的主要原因。

  二

  丁李湾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围绕盖房子制梁上梁,就有很多讲究。

  丁李湾村民世居于此,盖房子是生活中头等大事,亲朋好友、邻里须来相帮送礼。建新房首先要请风水先生择地基,酌定黄道吉日破土动工。屋梁要选择香椿木,制作时要焚香烧纸,给梁木披红挂彩,名曰“暖梁”。梁大多是偷砍别人家的活立木,名曰“偷梁”。“偷梁”之风始于何时,无从查考,但偷砍他人树木做梁,在当地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偷梁时要在树兜那儿用石块、砖头压上钱或放些烟酒,树主人其实不吃亏。上梁那天还要请树主人来喝酒。树被偷,树主人也觉得是件惬意事。“上梁”还分“暗梁”与“明梁”两种,“暗梁”是自己备梁,上梁时不收礼不待客。梁在制作搬运时,制梁的刨花要投入河水中,意思是“福如东海长流水”。“明梁”是主家选定上梁日期,遍邀亲友喝酒。“明梁”一般都是亲友送梁,上梁前一天,将制成的梁包红布,由两个年轻人抬着走在最前面,后面的村民挑着鸡、鱼、肉三牲,还有喜幛、烟酒、蔬菜,一路上笙歌鼓乐,鞭炮齐鸣,十分热闹。

  上梁时,木、泥两位掌线师傅骑在屋架上,梁两头被青布缠好缓缓拉上去,与站柱吻合固定。掌线师傅唱彩歌,一人唱彩众人和,边唱边撒五谷杂粮制作的馍馍,名曰“撒梁粑”。

  唱彩歌在村子里俗称“贺旦头”,我曾听村中老人唱了一段彩歌词:“东家勤俭建新房,党的阳光照四方;芝麻开花节节高,葵花开放向太阳;今日新房平地起,大发财源人丁旺;社会主义千般好,幸福日子万年长。”歌声悦耳,韵调悠长。

  丁李湾有丰富的民间艺术,节庆期间,会有锣鼓、鼓书、皮影、花灯、旱船等演出。古村有一出“鹭鸟戏蚌蚌”的传统民间表演,演员是村民,主要人物有渔夫、河蚌和鹭鸟,四位挑花篮者充当配角渲染气氛,剧情简单明了,就是河蚌和鹭鸟相争渔夫得利的小故事,表演形象动人,充满浓烈乡土气息。

  丁李湾有红色文化。李氏宗祠抗战时被红军当作培养干部的学校,村中另一处老建筑铭牌上刻着“刘邓大军野战军医院旧址”,当年为革命奉献过力量。

  新县饮茶之风极盛。八里畈镇是中原茶乡,丁李湾家家种茶制茶,普通农户常年储存茶叶少则十余斤,多则数十斤,村民生活不可无茶,早晨起床第一件事是烧开水沏茶、喝茶,之后才开始劳作。宾客进门先奉上清茶,客人喝,主人斟,一直到客人倒掉杯中茶脚方止。

  村民生活简朴,虽然生活富裕了,但补丁衣服照穿。在村里我看到婶子大娘专注地坐在自家大门口补衣服,补好后不用剪刀,用牙咬断线头,发出一声脆响。

  丁李湾近年来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村子里修复了不少古民居,修复时政府补贴部分资金,投工时全村男女老少齐上,也不结算工钱。大家都不占小便宜,别人送了几个工,主人记得清清楚楚,还工时只会多,不会少,虽然留守劳力不多,修复工地上还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