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路
时间:2018-08-03 07:36:31 | 来源:郑州日报 | 作者:

  ♣ 张勇志

  我的家乡是豫东南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她的名字很平凡,可能几秒钟你就会忘记。可是,那是我曾无数次想逃离,又常常回去,却再也不能经常回去的地方。那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有我人生之初最珍贵的记忆,有我的骨肉血亲,有我的友邻发小,还有我常常想起的回家的路。

  打记事起,常常与小伙伴们在村头的打稻场上玩耍。偶尔也会走段土路,穿过芝麻地,爬上那个当时称作“霸王台”的土山。据传,西楚霸王项羽路过此处,命士兵以衣服包土堆台,一夜间堆成此台,霸王于此处安营扎寨,遂有霸王台之名。后来,由于国道修建、房屋建设、搞生产植绿化,渐渐地这座土山就随之消失了……

  我家所在的村子,距离县城20公里远。村里只有一条两米多宽的土路与国道相连,它可是周围几个村的“交通要道”“咽喉要塞”。平时乡亲们去县城办事、去医院看病、去银行存钱,都得从这条路上经过。

  11岁那年我上初一。由于当时年龄小,乡中学距家又远,父母就决定把我送到县城读书。那时候,我最怕的是周末赶在下雨下雪天放假回家。因为是土路,下过雨雪的路面变得泥泞不堪。然而,每次从班车上下来后,我都可以看到父亲正弯着腰,从斗车里铲出砂石来细心地垫路。三年间,我初中毕业了,路修得也硬实多了。

  上高中后,国道重新规划,横穿了村里的霸王台,跨过了紫泥河,上面新修建起一座桥,贯通南北。国道的改线,村民们不得不又重新修通一条到公路旁的路。村里的生产队长一合计,每户出些壮劳力,把路基挖深、拓宽、夯实,撒上白灰石子,两旁种上了小白杨树苗,没多久,一条崭新平整的大路出现在村民面前,大家出行方便多了。

  后来,我离开家去外地上学,背起行囊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远行。我带着家人们的嘱托和期望到了鹰城,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南北生活的差异,让我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适应过来。总是盼着节假日和寒暑假的到来,那样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回家看看。

  大学毕业那年,家乡正在下大力搞“新农村试点”推进工作,房屋实行统一规划、居民集中居住、安装配套设施、修建文化广场等多项惠民举措。慢慢地,路两侧的一些老厂子消失了,就连儿时记忆最深的“交公粮”的地方,也已全部撤了。国家的政策好了,新的工厂建起来了。上级部门重新规划修建的水泥路宽21米,两旁3米处栽满了绿化树,绿化带的两边新盖了整整齐齐的三层楼房,老百姓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再后来,我大学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回家的次数逐年少了。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回村里,感觉见到的老人和孩子越来越多。有时候我周末在家的时候,经常碰上城里幼儿园、小学的校车。各个学校都配置了班车和司机,负责接送周边几个村子的孩子上下学。校车集合点变成了新的村中心。

  最近几年回家,都是匆匆忙忙地回匆匆忙忙地走。上个月轮休回家,发现通往县城的道路又一次翻修过了,路面更宽,也更加平坦,道路两旁的绿化带修剪得比以前更漂亮了。现在,村里的所有道路都修成了水泥路,两侧搭起了花坛,种上灌木和树,路口贴着每条路的名字,虽然只有百米的街道,也起名“文化路” “健康街”,村中心的公告栏里展示着最近几年的发展变化,某某某、谁谁谁投资建厂,为乡村建设作出的贡献等。

  每次回家,我都为家乡的变化感到高兴,它已经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迈进,其进步日新月异,所有人都在努力往前奔。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