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麦田的一粒种子
时间:2018-03-02 07:29:15 |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刘向东 李雅洁 王雷

    平头。发如雪,像麦芒。

    偃师市翟镇二里头村。年前的一个大早儿,67岁的徐才智来到麦田,蹲下身子,双手刨开覆雪,如慈父般端详着嫩绿的麦苗,在本子上记录了一些数据。

    连续两天的雪,让徐才智更加关注不同品种小麦的生长表现。

    47年了,只要不出远门,他天天都会在这个时间出现在二里头的田野里……

    “笨学生”的执着

    1959年,徐才智9岁。这一年,闻名世界的二里头遗址在他的身边被发现了。

    有时候,他会去看二里头遗址考古队的挖掘。他知道,出土的有夏商时期的小麦水稻等粮食;他眼里,甲骨文的“夏”,就像一个农人在收割。

    1970年,二里头村成立了科研站。20岁初中刚毕业的徐才智成了站里的一员。那时候,村民人均四五分地,吃不饱,却拿出近40亩地用于小麦高产试验。

    “都想多吃点白面。”徐才智说,他从学校找来一架旧天平和小刀、镊子,从家里拿来瓦罐,就和七八个村民搞起了“科研”。简陋的条件,无果的“科研”,让科研站的村民换了一茬又一茬,不少人说,要是农民能把小麦育出新品种,还要科学家干吗?

    农民为啥不能当科学家?执着的徐才智不信这个邪。这让他越发的努力,半夜里有了新的想法,就会赶紧爬起来找张纸记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徐才智都要试验上千个小麦组合的品系。

    看工作笔记,看田野记录,蹲在地头几个小时沉思。脑海里,麦秆健壮,籽粒饱满,没有黑胚……这些,让徐才智激动,更让他忘记时间。

    20多年前,省豫剧团排演过一个得了大奖的豫剧《庄户人家》,讲述一个农村小伙痴迷小麦育种的故事……“那就是我啊!”徐才智一语道破,那是艺术家们来二里头村采风时,把他醉心研究小麦育种的故事写成了剧本。

    一如戏里的主人公终于取得了成就。1978年,徐才智也在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优秀的小麦……

    “痴迷者”的标杆

    “神经兮兮的。”徐才智不讳言早年不少人评价他的用词。怪谁呢?他的痴迷看上去真有些“神经”——“你见过几个在地头一蹲一天看着麦苗想事儿的?”

    1988年,徐才智带着他精心培育的小麦品种来到省会,毛遂自荐参加评审,竟脱颖而出。

    十年沉默,一鸣惊人。这期间有过怎样的辛酸,徐才智不愿去提,只是说,他在1978年培育的那穗矮早781,在1988年终于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豫麦18。而且,从这一年至今,他培育的这个品种,全国至少种过3.2亿亩。

    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小麦研讨会在偃师召开。外国的小麦专家来了,中国的工程院院士来了——一个农民培育出了比科研所培育的还要高产13%的小麦品种,他们好奇,更钦佩。

    1993年,徐才智在“矮早781”的基础上,再次拿出一粒小麦种子:偃展4110。这个品种,从2002年开始参加河南省区试种植,平均亩产连续多年居参试品种第1位——2017年,《偃师农业局调查报告》建议:10月20日后才进行小麦播种的农户,选用偃展4110小麦品种;安徽省有关部门根据夏粮病虫害情况和气候影响,推荐晚播麦田种子首选偃展4110……10多年来,成百上千个春性小麦品种的产量对比试验,就是跟偃展4110的产量进行对比的;10多年来,偃展4110,在一望无垠的黄淮麦区,当仁不让地当着每年的标杆。

    光阴不废。近半个世纪的辛勤,徐才智选育出的豫麦18(矮早781)、偃展4110,分别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的偃展系列小麦品种,已累计推广种植4.5亿亩,创造社会效益240亿元……

    “幸运者”的追求

    冬日里,阳光下,二里头的麦田绿意盎然。

    正午,忙碌一晌的乡亲开始回家了,满头白发的徐才智还在地里翻着笔记本观察、记录。家里人习惯了他没有时间概念的“饭点儿”,只有路过的乡亲会偶尔问一句:“还不回家吃饭?”

    走过二里头的麦田,走进村民的菜地——这片蔬菜,是徐才智在意大利开会时国际友人赠送的蔬菜良种,还被乡亲种在花盆中当花养过,是徐才智,把它又推广到了田野,“这种意大利苦菜适应性强,先种一季,看看能不能比咱本地的高产”。

    徐才智也曾有业余爱好:拉二胡、游泳。曾在村文艺宣传队拉二胡的他,屋里曾半壁曲谱,半壁小麦育种书籍。空闲,他会邀村里的戏迷到他家来一场豫剧。有一天,他等啊等,要来的却没来。于是,他把二胡往墙上一挂,埋头摆弄起了麦种。戏迷们来了,他一声“退出”,向老伙计们下了“逐客令”。从此,满壁的书籍都皈依了小麦……

    付出。回报。徐才智说,他是小麦王国的幸运者,更是二里头的农民,一心钻研小麦育种的二里头农民——就是这个农民,还是全国劳模,还是全国最早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农民。

    时间像二里头村北的洛河水一样缓缓流淌着。

    “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没有好的品种咋行!”如今的徐才智,每年仍要将成百上千种性状各异的小麦品种进行组配。他,还想再培育出一个适应性强、能够抗多种疾病、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

    世上本无路,直到有人走。2013年,徐才智在麦田里忽然发现,往年因远缘杂交并不结实的小麦组合品系,竟然结籽了!徐才智精心选择了3个性状突出的单株,从此开始了近千个日夜的忙碌,一个新的小麦品种终于稳定了下来!

    自己独辟蹊径探索培育出的这个小麦品种,又将是对小麦品质的一次提升。徐才智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拉来同行共同研究。“科学意义上的发现,就是要让大家一起分享科研收获的快乐。”他说。

    坦诚、热忱、率真。徐才智说,他会带着这个品种参加将于2019年举行的国家评审……47年了,徐才智守望在二里头的田野里,不断探索着小麦快速育种技术,探寻着提升小麦品质的密码……

    夜幕降临,站在二里头的田野里仰望星空,徐才智会心一笑。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