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唐诗
时间:2017-07-17 22:19:49 | 来源:豫网-记录河南新闻 | 作者:何伟

  一、蒋勋这个人

  蒋勋是谁?他是台湾的一位大学者。1947年生,福建长乐人。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后赴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深造。1976年返台。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近年专注两岸美学教育的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二、《蒋勋说唐诗》这本书

  蒋勋的作品很多,比如《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美的沉思》、《美,看不见的竞争力》、《从诗经到陶渊明》、《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等,今天主要推荐这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蒋勋说唐诗》。蒋勋是位美学家,他不是从专业的角度介绍唐诗,而是从美学的观点去欣赏唐诗,给我们美的享受。我先把这本书做个总体介绍:

  唐代是诗的盛世,诗的"花季",我们常常说最好的诗人在唐代,那么多诗人就像是彼此有约定一样同时诞生,仿佛是一种历史的宿命。《蒋勋说唐诗》其实是一本演讲实录,是蒋勋演讲、别人整理的。共分十讲,蒋勋做为美学大师,着重介绍了《春江花月夜》以及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五位诗人的作品,选作充分体现了蒋勋个人的审美情趣。蒋勋自称是"大众美学教育"者,所以这本书主要让人体验到唐诗的美,书中蒋勋用十个章节来讲述他心中最精彩的一百首古诗,和他心中最好的诗人,从魏晋到晚唐,从文学到美学,充满诗意,充满禅机,以时间为序,娓娓道来。

  三、我的共鸣

  叶嘉莹女士说,只要人还追求心灵的自由便一定会热爱诗歌,现代诗不会死亡,古典诗词更不会。读蒋勋的书,就好像一个很有学问的朋友,喝着茶给我们讲故事。之所以说是朋友,因为有很多共鸣。

  (一)唐朝就像中华文化一个短暂的出走

  蒋勋认为,我们中华文化的正统是农业伦理,农业社会是将种子放到土里,等着它发芽,农业的个性,一定是稳定的个性,稳定意味着保守,意味着封闭。只有开始冒险,才能打破农业的固定性与封闭性。唐代的开国皇族有意识地去接纳外族,尤其是游牧民族,使得唐朝就像中国文化一个短暂的度假期,是一次露营,一次短暂的出走。长安是座开放包容的城市,长安酒肆可与胡人吃酒,听诗人吹牛。唐代的贵族气质和豪侠气概,是中国文化的异类,这与李唐家族的胡人血统有关,也跟文化融合的大时代有关。那时候,审美健康而包容,文化多元并存,诗人可以入仕、出塞、修禅、隐居;诗人可以豪放、内敛、清冷、迷情。所谓百花齐放,说的就是盛唐诗坛。

  

  为什么我们特别喜欢唐朝?因为会觉得这一年回想起来,最美的那几天是去露营和度假的日子,相对其他朝代的沉闷、压抑、循规蹈矩,唐朝显得是那样的张扬、活跃、洒脱,唐诗里荡漾着一种强劲的生命力,每当你消沉、抑郁,读一读唐诗,就会给自己的精神补补钙,第二天又能昂首上路。唐朝就像度假日,留给我们的都是鲜活的记忆。

  (二)从声音的美介绍白居易的《琵琶行》

  蒋勋是美学大师,在介绍白居易的琵琶行,更多的是借着一个弹琵琶的女子,用文字描述出音乐之美。《琵琶行》最了不起的地方是它在讲一种音乐性的传达,技巧上非常难。众所周知,比如去听一场音乐会,回来要向一个人讲的时候,大概没有几句话可以讲,我们说"音乐之美,绕梁三日",这是比较抽象的。白居易用非常具体的文字对听觉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将音乐的铺排写的很有层次。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点明了琵琶女的出场。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音乐节奏层层推进的过程。第一个层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音乐开始前的试音,接着进入了"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出了演奏者心里的压抑,心灵深处的苦闷,作者白居易也借着琵琶女流露出自己的心思,琵琶就不仅仅是乐器的声音,也是自己内心的声音。第二个层次,"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转轴拨弦试音后,慢慢弹起来了,乐曲一开始,琵琶女低着头,有个准备的时间,到这里把琵琶的技巧放进来,很有画面感。第三个层次进入顶峰阶段,"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大弦的声音像雨声,小弦的声音像私语,大大小小的珍珠落到玉盘上,声音丰富,完全把我们带到现场,感受到美的乐曲。第四个层次"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声音慢慢消失,在用大自然去形容声音在交错的杂弹之后,忽然又变成很安静的一种力量,慢慢流动的声音若有若无,"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演奏中能听到无声之美的才是欣赏音乐的高手。第五个层次,"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曲终收尾,拨板一收,然后"啪"的这样一个裂帛之音,正式结束。

  

  这么美的音乐结束之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大家都听呆住了,然后才发现旁边这么安静,没有人讲话,因为大家都在听琵琶,美的音乐感染了所有的人,"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结束了琵琶的弹奏,琵琶女退场。就这样用文字,蒋勋从音乐的角度抒发唐诗之美,给我们美的享受。

  (三)生命历程对诗人王维创作的深远影响

  以前我读王维的诗,心底会隐隐觉得奇怪:一方面他写过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的诗句,王维如此意气风发,对生命有很大的征服欲,对生命怀抱着巨大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写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些诗句风格差异过大,他的热情就像一块烧红的铁,忽然被放到水里去,一激之后完全冷掉了,不像同一个人的作品,但也仅仅是觉得奇怪而已,从未去思索,从未去探究原因。

  

  而今看了蒋勋的文字,终于解开心底的疑虑,王维在安史之乱中被俘,安禄山登基时,被迫谱乐,安禄山兵败后因之被投监狱,弟弟王缙以官位保其性命。蒋勋用反复的对比,让我们看到王维的心路:曾经年少,恣意张扬;曾经出塞,眼界开阔;曾经高官,看尽繁华;曾经入狱,受尽折磨;终于避世,勘破人生。了解这些再读王维,才能理解诗句背后的意义,才能读懂诗中映射的心语。

  没有经历过繁华,怎么会懂王维的安静和忧伤。蒋勋接着写了这么一段话"我常常觉得,诗只是在你最哀伤、最绝望的时刻让你安静下来的东西。最近我碰到一些早年间的学生,他们经历了繁华,有些忽然就发生了变化,比如事业失败,比如至亲死亡,生命中开始碰到这些事情,如果能想起这些诗句,或许会有面对生命的平静。诗在生命中发挥的作用,常常是在某一个时刻变成你的心事。"

  

  结束语:跟着蒋勋读唐诗,您会发现唐诗的美,既有风花雪月、世事沧桑,又有大漠孤烟、人生跌宕!既有历史的美、文学的美;又有乐律的美,哲理的美,共同塑造了唐诗的立体美感。这就是今天我为大家推荐的一本书《蒋勋说唐诗》,希望大家能喜欢!

  2017年7月17日

关键字:
豫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豫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豫网,未经豫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豫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游客请勾选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豫网 Copygight © 2016 yuwang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081号